小学教师微课培训实施方案
来源: (郸城县人民政府)
时间: 2017-03-24 07:06:14
访问量:0
小学教师微课培训实施方案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我县小学教师实际,为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建设一支与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相适应的高素质新型教师队伍,特制定小学教师微课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升小学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
二、培训目标
通过短期集中培训,使小学教师达到以下培训目标:
1、理解微课的意义、微课的特点,掌握上好微课应注意事项,并对微课进行客观评价。
2、正确理解微课、微型课、说课的意义。
3、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理念,逐步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努力转变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县小学教师(含民办小学)。
四、培训模式
培训模式采取短期集中培训和分散研讨(以校为单位)的形式。离县城较远的教师以乡镇办班进行集中培训,离县城较近的教师全部集中在教师进修学校培训。
具体实施过程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名师”、专家引领
由教学一线“名师”和专家首先介绍微课的意义、特点,对如何备好、上好微课,如何有效观课、议课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介绍微课、微型课、说课的区别与联系 。
第二阶段
: 各学科分年级分组进行研修
各小组选定组长,组长组织本小组教师进行备课、讲课,并进行评课。要求参训教师每人备一节微课,讲一节微课。必须人人参与,人人讲课、评课、议课,最后,每小组推荐二人到大组讲课。
第三阶段
: 大组讲课
各组推荐的教师参加大组讲课,每位教师讲课之后,都要进行评议。评课不能泛泛而谈、人云亦云,也不能脱离主题、不着边际,要言简意赅,切中主题,评出特色,评出水平。
第
四
阶段
:分散研讨
以校为单位分学科分散研讨,研讨时要指定一人专门负责,不流于形式,进修学校要派人进行指导。
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使每位参训教师对同一节课,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显其能,殊途同归之目的。
五、培训时间
为不影响教师上课,培训时间春季安排在周六、周日,暑假期间时间相对集中,每一期集中四天,分散研讨三天,具体时间安排另定。
六、教学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中结合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遵循学用一致、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把新理论的传授与研讨、分析、解决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考虑到参训教师为成人、培训的短期性等特点,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把教师讲授、学员自学、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使参训教师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全面提高培训效率。
3、科学处理培训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及实际需求,依据教学计划,在规定的课时内,选定教师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综合设置专题,突出培训重点。
七、教学管理
1、培训班要设立具有高度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的班主任1名,全面负责班务工作。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用制度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3、严格考勤制度。班主任要履行工作职责,坚持每场两次点名,一天一汇总。参训教师必须保证学习时间,无特殊情况不准请假。及时总结出勤情况,把参训教师的出勤情况与考核成绩、学习补贴挂钩。
八、考核与结业
培训结束后,结合学员学习、作业完成情况和出勤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经考核合格的,计入本周期继续教育学时。凡不提交作业或出勤情况较差者,视为本次培训不合格,不计入本周期继续教育学时。
责任编辑:(郸城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