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郸城县城郊乡紧扣“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主题,把“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与平安建设、“三零”创建、“六防六促”工作结合起来,及时响应、迅速启动、扎实推进,奋力争创“平安法治星”,为“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增光添彩。
一、织密“平安网”,平安建设常抓不懈。目标“稳”,统筹组织领导。城郊乡始终把平安建设工作摆上日常工作重要议程,按照“稳定是第一责任,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路,构建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职干部专门抓、乡村上下齐心抓的工作格局。践行“责”,明确职责分工。多次召开乡综治办、派出所全体民警、一村一警、网格员、网防专员工作会议,强化责任落实,细化职责分工,加大宣传,加强巡逻,全面排查,抓牢住稳平安防线。实处“抓”,加强治安巡逻。建立乡“执法巡逻队”与村“义务巡逻队”两级联动巡逻制度,优化夜巡人力投入,合理规划路线,采取步巡和车巡相结合的方式,对全乡17个村的重点区域和重点路段开展全覆盖巡逻,排查安全隐患,宣传普及防火、防电、防盗知识,提高见警率,增强群众安全感。
二、系紧“安全带”,安全生产严抓不松。全面排“查”,夯实安全责任。乡应急办联合派出所、执法大队等部门对辖区内九小场所、门店商超、企业工厂、加油站、学校等重点场所,开展安全生产、消防、防汛、防溺水等全领域安全大排查,及时消除隐患,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跟踪整“改”,强化安全保障。对于排查情况,建立问题清单,实行台账化管理,对于安全隐患采取立行立改与限期整改相结合的方式,强化问题整改。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专项排查8次,督促跟进落实整改问题32个,检查商超门店200余家,签订安全责任书600余份。广泛“宣”传,筑牢安全意识。开展安全生产月知识普及、应急演练、警示教育、安全宣传“六进”等活动,累计张贴海报500余张,发放宣传单1500余份。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三、念好“紧箍咒”,矛盾化解紧抓不放。为民解纷零距离“敢为”。城郊乡紧紧围绕“三零”创建工作要求,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深入开展“六防六促”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乡综治办、信访办逐村走访、逐人研判,摸清底数,采取教育、调解、疏导等方法,抽丝剥茧逐人逐事化解,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多元化解立机制“善为”。对排查出的重点矛盾纠纷,积极发挥乡、村两级调解组织作用,建立分级化解机制;落实领导包案化解制度,对信访积案与重大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化解,各责任单位按照“五个一”要求制定化解方案一抓到底;加大矛盾调解中心建设,高效化研判、规范化运作,打造集信访和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理一站式服务,从矛盾“中转站”变为调解“终点站”。源头预防育民风“有为”。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发挥普法和民风双重教育的作用,宣传法治理念,弘扬文明新风;引导和支持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切实将风险化解在初始和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四、画出“同心圆”,宣传引导细抓不怠。“一张网”多维全覆盖。坚持“多维宣传、全员覆盖、精准防范”原则,利用“线上+线下”“漫灌式+滴灌式”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平安法治宣传。充分利用宣传横幅、设立咨询台、大广播小喇叭、村民微信群等宣传媒介,通过普法宣传活动、网格员入户宣讲方式,提升“平安法治星”创建知晓率、普及率。“一股劲”宣教有针对。开展针对性宣传引导工作,对老年群体重点开展防养老诈骗、防电信诈骗、引导下载反诈APP等;对年轻群体,重点做好普法宣传、防范非法集资、防刷单诈骗宣传等;对有学生的家庭重点开展防溺水宣传等,有效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规则意识、防诈意识、法治意识,营造人人参与“平安法治星”创建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郸城县城郊乡将继续以“五星”支部创建为统领,把“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放在平时、融入常态、形成机制,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城郊乡 付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