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郸城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来源: (郸城县人民政府) 时间: 2012-06-26 01:37:52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帮助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和省、市的决策部署,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国民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2011年,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55.98亿元,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85.02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27.96亿元,增长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6亿元,增长21%;全县工业总产值314.4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36亿元,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7亿元,增长18.2%。经济结构在调整中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27.6:54.5:17.9,结构更加合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85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55元,增长14.9%,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夏粮生产连续三年保持单产超千斤,2011年粮食总产达18.28亿斤,连续九年丰产丰收,粮食、棉花生产连年跨入全国百强县,郸城被评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受到了国务院表彰。林业生产取得新成效,植树造林1460万株,绿化率达到24.1%,被评为河南省绿化模范县。实施了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大力开展田间工程建设:建设高产稳产田2.5万亩,新打机井398眼并配套离心泵、柴油机等,开挖疏浚沟渠56千米,新建生产桥涵39座,新修田间生产路20.2千米。另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现代农业等一批农田水利项目相继建成,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农业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被评为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二)工业经济发展强劲。一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截至2011年底,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6.5平方公里,分“食品医药、生物化工、服装纺织”三大产业园,具备“制造、物流、商贸、居住、行政、文教”六大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建设道路38公里,供电通讯线路75公里,创业园2个,综合服务中心1个,日处理污水3.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入驻企业发展到86家,从业人员达到3.6万人,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二是重点龙头企业优势明显,财鑫集团入围全省百户规模优势企业、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业加工示范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金丹公司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50家高成长型企业,是周口市第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荣获省长质量奖。三是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金丹”和“百年康鑫”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县获省著名商标10个。
    (三)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推进“大县城”战略和中心城镇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拓展县城发展空间,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县城“一体两翼,南拓北展”的城市发展思路,新建西四环等市政道路10条、改造步行街等小街小巷8条,新建交通路桥等桥梁3座;人民公园、金丹公园等休闲场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县城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万,城镇化率达到28.9%,县城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合理规划,科学布局,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张号楼城中村改造项目业已开工建设。三是完善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乡村公路网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修县乡公路51公里、通村公路24.6公里,改建大中型桥梁12座,完成农村公路养护756公里,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另外,“两违”治理工作有序开展,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势头得到遏制。加大城市保洁力度,有效解决了垃圾乱扔乱倒、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财政收入持续增长。2011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2亿元,增长23.6%;一般预算支出25.2亿元,增长26.8%。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3.7 亿元,较年初增加18.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3.1亿元,较年初增加2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县商品供应充足,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7亿元,增长18.2%。
    (五)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全县新上3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总投资45.9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9个被市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8.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45亿元,2011年已完成投资17.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39%。列入市政府“双十五工程”项目有2个,总投资6.85亿元,已全部完成投资。2010年中央投资项目(2011年实施),下达我县计划项目63个,总投资28337万元。截至2011年底,已完工61个,2个在建,完成投资27869万元,占总投资的98.3%。同时,一批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特别是文教、卫生项目逐步得到批准和资金扶持。目前,已有县人民医院、聋哑学校、12个乡镇文化站、3个乡镇卫生院病房楼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六)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就业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预期目标。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大幅提升。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085元和5455元,分别增长10.4%、14.9%。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城乡低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新农合参合率达99.8 %以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基本实现了参保全覆盖。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实优惠政策,多方筹资,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空心村治理、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16.9万平方米。
    (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发展改革成果。教育方面。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广大农村在校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进一步提高;高考成绩创历史最好水平,县一高被清华大学确定为全省15个“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之一,并获得推荐1名学生的资格。卫生方面。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完善了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文化方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全覆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全民健身计划深入推进。环保、审计、质监、统计、物价、科技、气象、人防、档案、残疾人保护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保险、邮政、电讯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较快发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整体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与先进地区差距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慢。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科技水平不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待增强。工业产业结构单一,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转型发展任务艰巨;工业集群优势和产业优势尚未真正形成。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慢,经济总量仍然偏低。交通状况不容乐观,出境交通瓶颈依然存在,骨干道路制约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滞后,基本公共服务尚难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另外,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任务依然艰巨。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以后的工作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12年是新一届县政府施政的开局之年,制定和实施好今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意义重大,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追赶跨越作为奋斗目标,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抢抓机遇,转变发展方式,奋力开创追赶跨越新局面。建议2012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县生产总值达到 173.1 亿元以上,增长11 %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5亿元,增长3.5%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96.6亿元,增长13.6%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14.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53元,增长9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增长10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 亿元,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3亿元,增长16 %;出口总额完成4700万美元,增长19.2%。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社会事业更加繁荣,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文化市场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
    三、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做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做强区域性优势产业,做优地方性特色产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延伸、丰富和完善农产品精深加工链条。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发展模式,规范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启动农业示范区,在南丰、丁村等乡镇建设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大力引导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财鑫糖业、天豫薯业、京豫药业等对农产品的引领带动作用。抢抓国家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和省高标准良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的机遇,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重点抓好千亿斤粮食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现代农业项目等。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加强生猪生产,实施好国家秸杆养牛示范县项目,创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加强林业生产,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二)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迅速壮大工业经济。依托县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农产品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扩张工业总量。鼓励和支持财鑫集团、天豫薯业等骨干企业通过对外合作、融资上市等形式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明确承接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着力引进产业链核心环节和龙头企业,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二是努力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围绕食品医药、生物化工、服装纺织三大支柱产业,积极承接关联度高的产业转移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壮大集群规模。大力扶持聚乳酸、动物疫苗、高氮复合肥、生物化工醇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把我县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知名的农产品深加工和生物化工基地。三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道路、供水、供电、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抓好工业大道南段、第三创业园、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内新型社区建设,逐步解决好产业工人和园区居民饮水、医疗和子女入学问题,全面提高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强化项目建设支撑,确保投资稳步增长。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继续谋划和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促进投资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持续快速增长,强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作用。一是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农村商贸流通、体育健身、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消费持续增长。二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22.6%,达到102.5亿元,拟优先保障国家批准的在建续建项目,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卫生、文化、水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三农”、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积极争取中央投资项目资金。继续把争取项目资金作为扩大投资的重要抓手,扎实做好项目谋划、策划、筛选、储备和建设等各项工作。四是集中精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的稽查,强化监管,严格责任,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见效。重点抓好人福百年康鑫医药科技园一期工程、松威木业年产22万方中高密度板项目、金丹乳酸年产2万吨高光学纯度乳酸及热力三期工程等1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S210郸城至永登高速连接线工程、修复S329郸淮公路及4座桥梁建设工程、修建60公里县乡公路及2座大型桥梁建设工程等10大基础设施工程。
    (四)强力推进财源建设,构筑稳定长效财源。大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强化税收征管,挖掘财源建设潜力,狠抓节约型机关建设,增收节支并举,增加财政收入。一是狠抓工业生产,培植支柱财源。把加强工业生产和招商引资作为加强财源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加快企业经济发展,为财源建设培植支柱财源。二是强化税收征管,挖掘增收潜力。在做好税源登记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征收,严格税收工作纪律,确保应收尽收,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三是实施科学理财,压缩消费开支。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和机关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精细化部门预算,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压缩消费开支,增收节支并举,确保财政收入有效增加,从而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惠民工程、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
    (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按照适度超前、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的原则,高起点编制城乡发展各项规划,提升城市层次和品位,加快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以中心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推进乡镇道路交通、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建设整体功能,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六)着力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幸福指数。切实落实好扶持就业、鼓励创业的各项政策,营造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扶助力度;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的质量安全和储备供应,维护市场及物价稳定;积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巩固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合率;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保障性住房筹措和建设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社会管理,强化公共安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七)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合理利用土地和地下水等各种资源,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和可持续利用。加强重点领域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环境综合承载能力。
    (八)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实现追赶跨越发展。把深化改革开放、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作为重要抓手,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建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工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加工业投资总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重大产业项目梯次推进和持续发展格局。
    (九)统筹兼顾,全面做好各项工作。加快服务业发展,引导和扩大消费。完善物流网络布局,加快粮食、农资等行业物流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抓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鼓励供销社、邮政、保险系统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消费需求快速扩大。认真落实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确保补贴及时足额到位。认真研究解决县城和部分乡镇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加大农村中小学校基本生活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小学、初中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加快农村公路、户用沼气、农民安全饮水等工程建设步伐。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造一批薄弱乡镇卫生院和村级标准化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好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巩固低生育水平。努力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对水源、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做好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矛盾和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为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做好本年度拟定的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接受人大、政协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力争全面完成今年拟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加快我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郸城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