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信将军
来源: (郸城县人民政府) 时间: 2017-04-13 01:18:33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刘广信将军

1937年刘广信任38军119师少将师长时,我任该师429团一营营长,直到1949年在福建厦门他带兵退往台湾,我投诚解放军才算分开。
刘广信,字子成,又名效友。河南省郸城县宜路镇水河刘庄人(解放前属安徽太和县),1907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刘天乐是个老实巴脚的庄稼汉,郸城一带流传的歇后语“刘天乐吃牙膏——足用,足用”,说的就是这位老先生的趣事。据说刘广信在开封当师长时,其父刘天乐去找他。第二天早晨勤务兵给老太爷送去牙具,刘心想一定是儿子让送的点心,挤出牙膏一尝,还真的甜滋滋的,于是便吃了起来。谁知越吃越难吃,扔掉又舍不得,硬是吃了个净光。勤务兵进来一看牙膏没啦,就问老太爷还要不要?刘忙答:“足用,足用”。这虽是一段笑话,但却说明当时刘广信虽然身为一师之长,其父则同千百万乡村农民一样,连牙刷、牙膏都没见过。
刘广信自幼上学,曾熟读《四书》、《五经》。1925年入冯玉祥西北军,先后在11师宋哲元部下任手枪连连长、营长。1926年9月,冯玉祥在绥远五原誓师,将其所属部队组成国民军联军,自任总司令,刘广信随联军进入陕、甘,并出兵潼关,参加了北伐战争。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建立起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1930年阎、冯联合发动反蒋战争,结果阎、冯失败。冯率领的西北军几乎解体,只有一部分退到山西境内,散驻在晋南一带。这时张学良以陆海空副司令名义,由沈阳进驻北平,华北地区归张管辖。张将退到晋南一带的西北军改编为第29军,刘广信任暂编第二师第3团团长。
1932年秋,刘广信随军进入察省。1933年3月日本侵略军向长城各口攻击,企图一举占领华北。刘广信在刘汝明师长率领下,在罗文峪大胜日军,毙敌3000人。
1936年,刘汝明的暂编第二师改番号为143师,1937年11月扩编为68军,刘汝明任军长,刘广信提任该军119旅旅长。1938年刘汝明将旅改为师建制,刘广信任119师少将师长。先后曾驻军安徽亳州、河南南阳、开封等地。参加了台儿庄、亳州、九江等地的对日作战。在每次战役中,他总是亲临前线,身先士卒,深受刘汝明器重。
在冯玉祥将军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下,刘广信先生一贯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对蒋介石独裁专制,排斥异己,十分不满。记得日本投降后的一天,在开封我去他公馆闲聚,刘先生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现在仗总算打完啦,等收拾一下,咱可以回乡过田园生活了。”谁料此话说罢不久,1946年,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反对,竟公然挑起了全面内战,命令刘将军率部由荷泽北进,围剿晋冀鲁豫解放区。当该师进到鄄城以南时,被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领导的八路军包围。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刘广信当机立断,命令全师四个团主动放下了武器。刘投诚后,11月5日,刘伯承司令员、李达参谋长亲自前往慰问。当晚刘、邓等首长设宴为刘广信将军洗尘。席间,宾主畅谈甚欢。刘广信一再称赞八路军勇敢善战,指挥灵活,神机莫测。并表示,今后愿为争取中国民族独立与民主胜利而奋斗,最后与刘邓等首长及记者合影留念。
随后,刘广信将军在山东东平学习7个月,参观了解放区。1947年4月,在去开封接家眷,途经荷泽时被刘汝明扣留,并将其押送到南京向蒋介石请罪。此时蒋家王朝已到了大厦将倾地步,表面上并没有对刘深究,并且给了个68军副军长空衔,但实质上却将其闲困起来。
1949年10月,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在厦门战役中68军又吃败仗,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刘汝明撤了其胞弟刘汝珍的军长职务,保举刘广信出任该军中将军长。但没几天就去了台湾。到台后,蒋介石立即解除了他的军职,给了个“资政”空衔,最终还是抱着未能“回乡过上田园生活”的遗恨离开了人间。
(范明成,生于1914年,郸城县石槽镇范楼村人,1934年黄埔军校(汉中一分校)毕业,在西北军刘广信将军部下做事,1937年任刘广信任38军119师429团一营营长)


责任编辑:(郸城县人民政府)